来源:新经济观察团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了《关于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
《批复》显示,上海金融监管局批准了平安消金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即ABS)业务资格。
上海金融监管局表示,平安消金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应严格遵守《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3号)、《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99号)等有关规定,履行相应信息登记程序,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同时,平安消金应及时向上海金融监管局报告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和风险问题。
平安消金方面表示,本次获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构建更多元、稳定的融资体系,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资金保障,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金融服务。
对于平安消金获批ABS的情况,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新经济观察团表示,对平安消金来说,获批ABS发行资格的直接好处就是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盘活信贷资产。同时,相对其他融资方式,ABS融资成本较低。
此外,能够获批ABS发行资格,说明平安消金在风控能力、资产资产质量等方面符合监管要求,从侧面验证了公司实力。通过发行ABS,消金机构也有望扩大资金量,更好地配合促消费、稳增长的市场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平安消金成立于2020年4月,注册资本50亿元。股东有四位,分别为中国平安持股30%,融熠有限公司持股28%,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股27%,锦炯(深圳)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股15%。
据平安消金官方公布的2024年业绩信息,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 542.93 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19 亿元、净利润10.2 亿元,年末总资产542.93亿元。从行业来看,平安消金的业绩已经位居行业前十位。
与2023年相比,平安消金营收同比增长24.6%,净利润同比增长108%,总资产同比增长33.8%。
截至2024年末,平安消金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22%、12.22%和13.27%,杠杆率10.62%。
业务开展方面,平安消金密集披露了助贷业务的合作情况。6月27日,平安消金公布了合作增信服务机构名单,共计17家融资担保公司;7月4日,公布了深圳智领皓海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营销获客合作机构名单以及41家贷后合作方名单。
7月7日,平安消金再发公告,披露了与平安融易(江苏)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平安融易(黑龙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平安融易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三家的重大关联交易。
上述公告显示,自2025年6月16日起,平安消金作为资金方、平安担保作为担保方、平安信服作为获客方及催收服务提供方、平安投资咨询作为获客方,四方联合开展个人贷款业务合作。在此合作模式中,平安担保为平安消金对客户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提供担保增信,客户按资质拆分为普通客户和优质客户两类,其中平安担保为普通客户承担100%的担保责任,为优质客户承担 10%的担保责任,并由平安担保向本公司提供信息收集、支付结算、协助催收等服务,交易标的为担保金额及平安消金向平安担保支付的担保服务费用。
资金来源方面,根据平安消金官网公告,其通过密集与关联公司开展同业借款、股东存款等方式,筹集了数十亿元资金。
例如,6月13日,平安消金公告称,与关联方平安银行开展了15 亿元的同业借款;4月11日,公告与关联方平安融易(江苏)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开展股东存款业务,接受平安担保存款金额30 亿元;2月21日接受平安担保的20 亿元存款。
22家机构获得ABS发行资格 年内累计发行110亿元
据新经济观察团不完全统计,随着平安消金的最新获批,目前31家持牌消金中具备ABS业务资格的消费金融公司增至22家,其中有至少13家已经成功通过ABS进行募资。2024年,中信消金、小米消金和宁银消金分别获得ABS发行资格。
目前,消费金融机构的主要募资方式股东存款、同业借款、同业拆借、银团贷款、金融债、ABS等等。
其中,ABS已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盘活资产流动性,实现多元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相较其他融资方式,发行ABS在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同时有助于消金公司优化负债结构,盘活存量资产,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增强资本抵御风险。同时,在在行业竞争激烈下,发行ABS也是备足“弹药”迎接挑战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在促消费、扩内需背景下,政策方面也对消金公司发行ABS基于大力支持。例如在今年5月9日,央行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研究适度提升消费类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额度,推动消费领域可证券化资产范围适度扩容,增加信贷资金供给支持。
新经济观察团不完全统计发现,2023年全年,8家消费金融机构合计发行了18期ABS,累计发行金额251.41亿元;2024年全年,7家消金机构累计发行了14期ABS,发行规模约206亿元;2025年开年至今,中原消金、海尔消金、马上消金、南银法巴消金等四家机构累计发行了8期ABS,共募集资金110.62亿元。
其中,中原消金发行了三期,总金额45亿元,为今年行业发行量之最。海尔消金以2期、30亿元紧随其后,马上消金则发行了两期合计20亿元的ABS。从各家项目的优先A级票面利率来看,消金公司通过ABS募资的最近成本已经低至1.80%,也反映出市场对这些机构资产质量、头部地位的认可。这也意味着,未来体量排在行业中尾部的消金公司,募资将愈发艰难。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平安消金等更多符合条件的发起机构进入市场,预计未来消费金融ABS的总体发行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
责任编辑:王馨茹
在线配资服务,股票杠杆炒股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