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一直有个绕不开的"伤疤"——南京大屠杀。2012年,时任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的一句话,像一把盐狠狠撒在这个伤口上:"南京大屠杀是不存在的",这话一出,引起了中方的强烈抗议与谴责。
(日本名古屋市前市长河村隆之,就“南京大屠杀”事件发表错误言论)
1、恩将仇报,名古屋前市长口出狂言
那么,这个河村隆之是个什么来头?
资料显示,河村隆之的父亲---河村鈊男,当年就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队伍中的一员,隶属101师团的下士。
战后,此人受到人道主义优待回国,但其子却恩将仇报,把中国的仁慈当成了否认历史的"证据",说什么"要真有屠杀,我爹能活着回来?"这种逻辑,简直是把"忘恩负义"四个字演绎到了极致。
展开剩余74%(河村隆之否认史实,南京从驳斥到指责到“断交”)
南京市的反应相当硬气:立即暂停与名古屋的官方往来。要知道,这两个城市可是中日"乒乓外交"的见证者,1978年结为友好城市。
河村这一闹,直接几十多年的友谊小船给掀翻了。更气人的是,面对中方的严正抗议,河村不仅拒绝道歉,2017年又跳出来放话:"要是真有30万人被杀,全日本人都该去南京下跪。"这种言论,活脱脱就是日本右翼势力的标准嘴脸——死不认账还要倒打一耙。
2、名古屋市的态度,发生180度转变
谁能想到,13年后的今天,名古屋市的风向居然出现了变化。日前,现任市长广泽一郎在记者会上突然放出风声:"作为友好城市,持续交往并共同积累历史非常重要。"这话虽然说得委婉,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名古屋当局终于扛不住了!
(日本名古屋市长广泽一郎表示,希望与南京市恢复交流)
更耐人寻味的是,广泽这次承认:"日本军队进入南京后,确实发生了杀害非战斗人员的行为。"不过,措辞上还在玩文字游戏,避开了"大屠杀"这个关键词。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26日,名古屋市议会要组团去南京"破冰",还要带上广泽的亲笔信。这架势,活像是给当年掀桌子的河村善后。其实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尝试修复关系了——2018、2019年就曾两次组团去南京,可惜当时日方态度还不够诚恳,事情一直没办成。
而这个态度转变的背后,也是有原因的...
2012-2023年中断交往期间,南京GDP从7200亿增长到1.69万亿,名古屋汽车出口对中国依赖度提升37%,中日贸易额逆势增长28%。
(南京大屠杀11组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明眼人都懂,名古屋这次低头,一部分原因也是被现实狠狠教训了。现在中国手里攥着三张王牌:经济实力、国际话语权、铁证如山的历史档案。特别是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后,日本再想装聋作哑可就难了。
3、中方划下红线:历史问题没有模糊空间
日本某些政客总爱玩文字游戏,但在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上,中国给日本划下的红线比富士山还要清晰,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想跟中国正经打交道,先把这几件事办明白了!
首先,把"南京大屠杀"事件堂堂正正写进教科书!现在日本某些教科书还在用"南京事件"这种模糊表述,甚至有的右翼教材直接写成"日中冲突",连德国历史教科书都白纸黑字写着"南京大屠杀",日本还有什么脸装糊涂?
(“南京大屠杀”不能被遗忘,受害者及其家属有权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
其次,日本当局必须在正式场合道歉,对当年受害者给予充分合理的赔偿,彻底清算战争罪责,可悲的是,近几年来,日本一些右翼人士的一些拒绝赔偿的言论,加剧了历史创伤。
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中国对日本的诉求本质是捍卫人类正义:承认罪行、真诚道歉、纠正教育、永续和平。历史不容篡改,南京同胞的苦难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记忆,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警醒。
然而,如今日本防卫费连续5年翻倍,还在西南诸岛部署了反舰导弹,与北约暗度陈仓搞“亚太北约化”,这个时候广泽一郎递来橄榄枝,就必须拿出行动证明其诚意,是真的想要和平?还是化身“披着羊皮的狼”?
发布于:山西省在线配资服务,股票杠杆炒股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