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乎美国未来的权力游戏正在上演,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与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决裂,如同两股力量的猛烈碰撞,席卷了整个美国政坛。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2025年7月4日特朗普签署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法案》(简称“大而美法案”),以及随之而来的政治献金风波、新党派成立和对“萝莉岛名单”的激烈争夺。
爱泼斯坦案:核弹级反击
这场政治地震的震中,无疑是围绕着已故富豪杰弗里·爱泼斯坦的“萝莉岛”事件展开的。特朗普在2024年竞选期间曾承诺公开“萝莉岛客户名单”,却在2025年2月司法部解密档案后,关键信息被刻意涂黑。 7月7日,联邦调查局(FBI)更宣称爱泼斯坦“没有客户名单,纯属自杀”,并发布了一段关键监控视频,然而,技术专家迅速指出该视频存在明显的剪辑痕迹。 马斯克抓住这一时机,于7月8日宣布将“曝光爱泼斯坦案全部文件”作为其新成立的“美国党”的首要任务,直接将矛头对准特朗普的软肋,意图以此动摇其政治根基。特朗普则在7月12日发文抱怨“爱泼斯坦案没完没了”,马斯克随即反击:“你这段话提了6次‘爱泼斯坦’,却让大家闭嘴?那就公布文件啊!” FBI内部也因对爱泼斯坦案的处理方式产生分歧,副局长丹·邦吉诺与司法部长发生激烈冲突,甚至一度考虑辞职,这反映出特朗普阵营内部因马斯克的猛烈攻势而产生的裂痕。 一位24岁的铁杆特朗普支持者沙伦·艾伦公开呼吁:“特朗普,证明你和他们不一样!” 这进一步显示了马斯克的策略对特朗普及其支持者造成的巨大压力。
展开剩余67%“大而美法案”:战火初燃
这一切都源于特朗普签署的887页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表面上旨在“振兴美国经济”,实际上却包含着对马斯克及其公司的精准打击:取消了对电动汽车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让特斯拉每年损失高达12亿美元;同时削减了NASA预算,威胁到SpaceX的政府合同。 马斯克对此勃然大怒,在法案签署前夜,他在社交媒体上连发几十条帖子,猛烈抨击该法案是“用90%的减税讨好1%的富豪,拿国家未来换选票!” 更令人讽刺的是,三个月前,马斯克还以“政府效率部部长”的身份帮助特朗普削减了23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如今却反过来遭到打击。 特朗普的回应则更加尖锐:“没有政府补贴,马斯克的公司早该破产了,他恐怕得滚回南非!” 此话一出,彻底点燃了两人之间的战争。
72小时建党,剑指国会
在特朗普的“宣战”之后,马斯克迅速行动。7月5日,他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成立“美国党”,声称要代表“80%被忽视的中间选民”。 他的作战计划清晰明确:集中力量争夺2026年中期选举中的2-3个参议院席位和8-10个众议院席位。 如果能够在共和党仅占一席优势的参议院中夺取两个席位,就能有效瘫痪特朗普的法案。 “美国党”的纲领巧妙地迎合了选民的多种诉求:财政紧缩政策吸引共和党温和派;开放移民和AI监管政策吸引民主党年轻选民;科技政策则锁定硅谷精英。 马斯克的目标群体,正是那些“觉得两党都不代表自己”的选民。
特朗普的反击:制度围剿
特朗普对马斯克的挑战做出了强烈的反击。他斥责成立第三党是“荒谬的”,并利用各种手段试图压制马斯克。 他的盟友福克斯新闻循环播放广告,声称“投第三党等于浪费选票”。 民主党也加入了攻击,将“美国党”比作“极端茶党”。 此外,特朗普还威胁要审查SpaceX的政府合同,并指示NASA联系蓝色起源等竞争对手作为“备胎”。 他还指示政府效率部严查马斯克企业的补贴问题。
两个美国的碰撞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决裂,并非简单的个人恩怨,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美国发展模式的激烈对抗。特朗普代表着传统能源商、蓝领工人和中西部保守派,主张工厂回流和贸易保护;而马斯克则代表着硅谷新贵,押注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和清洁能源。 当特朗普用《大而美法案》增加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补贴时,马斯克在X上怒吼:“美国一边补贴衰退产业,一边砍掉未来!我们技术派不该为失败制度埋单!” “美国党”背后聚集了OpenAI前高管、清洁能源巨头等科技精英,他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政策倾斜,而是希望重构美国的政治和经济规则,实现财政透明化、掌握AI监管主导权,并以创新取代官僚管控。
生死局的代价
马斯克深知第三党在美国政治中的困境:绿党耗时8年,投入1.2亿美元才完成全国注册;1992年罗斯·佩罗获得19%的普选票,却未能获得一张选举人票。 此外,根据美国宪法,生于南非的马斯克永远无法竞选总统。 特朗普也并非没有压力,马斯克的X平台拥有5亿用户,7月初的两次民调显示,“美国党”的支持率均超过65%。 共和党策略师警告说,如果马斯克在中期选举中夺取关键席位,特朗普的立法议程将面临瘫痪。
最终,马斯克和特朗普的战争已经演变成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严峻考验:科技资本与民粹强权的直接对抗,一场没有赢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
发布于:湖南省在线配资服务,股票杠杆炒股平台,线上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